中國有句古話叫做,天時地利人和。
每家公司手握那麽多押金,他們將來未必就是一家共享單車公司,如果他們推出互聯網金融產品呢?”——一位認識好久的朋友。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大泡沫,也有人認為有大前景。
我看到有一家單車的車身上就印著一家借貸公司的廣告。隻要“大風從坡上刮過,不管是西北風,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”3月1日,ofo宣布拿到4.5億美元D輪融資。但是在美國人口密度沒有亞洲那麽大,做起來可能不容易,但是在亞洲就不一樣,尤其是東南亞。
這個是微信小程序的優勢,小程序就是未來物聯網的入口。”——還是那位拚車項目的聯合創始人。
共享單車很可能成為阿裏、騰訊國際化的排頭兵。
”——一位拚車項目的聯合創始人。現在OFO已經進入了新加坡和美國,同為出行領域的工具,OFO的估值或許不能趕超滴滴,但它的觸角可以伸得更廣,未來歐洲等國家的市場也可供挖掘。
如此一來,在移動端做直播就順理成章了。這兩個項目背後的早期投資人裏,都有羅斌的身影。
而現在,ofo已正式邁入獨角獸行列,過去幾周ofo的APP數次排名蘋果IOS總榜第一,用戶數飛速增長。”ofo的幾個特點,讓羅斌認為它具有可行性:1.從學校開始鋪設,利於運營和市場開發;2.模式較輕成本較低,鋪車量可以做得更大;3.不用掃二維碼,微信公眾號開鎖更加便捷。
(作者:荒山亮)